找到相关内容3719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一念之间(下)

      生:日出之方向!   师:地球东方的星球,以它来看地球的东方,是它的何方?   生:应该是西方!   师:那不就对了吗?常人以为有东、西二方,其实二方本是同一方。十法界,东   南西北...

    释达观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03092390.html
  • 贵州佛教——文学艺术

    峰峙于左。德水西来,环抱东南,逶迤而北。鹭洲浮江,与鱼峡上下相望,相为首尾。中和则端耸卓出,与众出不类。若贤人正士安处群众之间,甲舍城蝶皆在下目,一方奇览也。嘉靖戊午,道人魏洪、冯静通、僧人正泰,白于...收,高度亦逐级递减,每级顶部均挑出腰檐及翼角。第一级北面嵌石碑1块,刻“咸丰元年普定县邵鸿儒重修”字样。南面亦嵌石碑一方,刻经修僧人、捐助人及石匠姓名。其余四面各雕一尺见方的护法神像1尊。第二级每面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5792781.html
  • 河北响堂山石窟的北朝刻经及书法

    处重要的碑记应该引起注意。在第四窟门外的右侧有隋代碑记一方,该碑为隋“开皇十三年”的重修碑,由于风化严重文字多磨泐不清,但据水野清一《响堂山石窟》一书中记载,其录文中有“……太素之始。坟书湮灭。既分...

    赵立春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440092982.html
  • 慧远是中国早期佛教史上的一个大师

    慧远下跪,请求师傅的指教。道安说:“如汝者,岂复相忧!”这句话,反映了道安对慧远的信赖。当时慧远年四十五岁。道安年六十六岁。从此,师徒二人各在一方,再未相见,但都为佛教事业作出极大的贡献。第二年,秦军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7460893221.html
  • 佛学大师:净土宗初祖慧远法师佛学思想

    认识?"他们的交往不是一年半载的友情。卢循任广州刺史时,曾派人给刘裕送赠益智(龙眼)粽,同时,也给慧远送粮送米和益智等。慧远特书致谢,说:"捐饷六种,深抱情至;益智乃是一方异味,僧人也都分享了。" 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7461693244.html
  • 《大唐秦王重修法门寺塔庙记》考释

    □□十八间,及两 天王两铺,及塑四十二尊贤圣菩萨,及画西天二十□祖,兼题传法记,及诸功德,皆彩绘毕”。[47]天王,佛教传说,建陀罗山的四峰,都有王居,守护一方,名曰天王。菩萨则是以智慧...

    李斌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23593393.html
  • 汉唐之际政教关系演进中的长安佛教

    比。佛图澄到各地,受业追游经常有数百人,前后门徒近万人,道安、僧朗等一批弟子后来成为一方僧人领袖人物。   被后赵强徙中原的氐族部落回归关中,在长安建立前秦(351-394)。经过征战,宣昭帝符坚...

    任杰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393685.html
  • 定光古佛探索

    记载,定光佛在世时,足迹遍布东南沿海各省,尤其在福建留下许多与之有关的“胜迹”,如清流县灞涌岩,这里飞泉怪石,茂林修竹,为一方胜境,相传“旧无水,定光佛至飞锡,凌空七日复返,始有泉涌。其夜,风雷大作,...

    林国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0281793777.html
  • 当代佛寺文化资源的定位与开发——以华林寺为例

    ,而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就是佛教文化的传人,所以,华林寺以其“西来初地”这样极为响亮的名称和中国禅宗之源这样显明的个性特徵,呈现出非常突出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内涵,从而也最适合作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一方的象徵...

    李利安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0294693817.html
  • 洪州禅的思想特色

    八十八人,出现于世及隐遁者莫知其数”;《古尊宿语录》及《景德传灯录》称,“师入室弟子一百三十九人,各为一方宗主,转化无穷。”概观道一及其弟子之世,洪州禅已在南方形成一大系统。《宋高僧传》卷十一《太毓传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74994912.html